嘉峪關市郊區工作辦全力以赴抓緊抓好春季農業生產
原標題:搶抓春季農業生產 確保糧食穩產保供
我市郊區工作辦全力以赴抓緊抓好春季農業生產
中國甘肅網3月22日訊 據嘉峪關日報報道(記者 潘霞 通訊員 周麗麗)為深入落實2022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,全力抓好2022年糧食安全工作,市郊區辦堅決扛起維護糧食安全任務,全面落實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,把糧食安全生產作為“三農”工作的第一要務,多措并舉抓好春季農業生產,切實穩定糧食生產,提高種糧效益,做到穩責任、穩面積、穩產量,確保夏糧豐收,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。
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。市郊區辦高度重視農業生產,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,確保糧食穩產增效。從年初開始,市郊區辦負責人多次調研三鎮春耕備耕情況,及時了解農民種植意向及生產中存在的困難,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本年度農業生產現狀及發展方向,明確今年的糧食生產任務和發展目標。通過開展農作物種植意向摸底調查,分解落實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任務,督促指導三鎮開展春耕生產各項工作,做到早計劃、早安排、早行動、早落實。確保完成2022年三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4萬畝以上,其中小麥計劃種植面積1.9萬畝,糧食產量預計達到3萬噸。
鞏固特色產業提質效。以“服務城市、保障城市、富裕農民”為目標,持續推進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,細化糧食生產目標任務,落實產業鏈鏈長制,加大培育特色優勢產業,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。在保障糧食安全基礎上,以農業產業規?;?、集約化、機械化為方向,打造“精細蔬菜、高效制種、經濟林果、現代畜牧業、都市休閑農業”5條產業鏈,建設“蔬菜、制種、飼草”3個基地,規劃“特色養殖、優質飼草、設施農業、精品林果、精細蔬菜、休閑康養、文旅觀光”7大產業園區。發展西瓜、胡蘿卜、馬鈴薯等特色優勢種植產業,積極培育精細蔬菜、經濟林果等特色優勢產業,增加以番茄和辣椒為主的時令蔬菜、制種和甜葉菊等經濟作物以及胡麻和油菜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,不斷調整農業種植結構。積極引導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,截至2月底,三鎮畜禽飼養量37萬頭/只/羽,存欄31.2萬頭/只/羽,出欄5.8萬頭/只/羽,充分保障農副產品穩產保供。
儲備農業物資抓春耕。做好春耕種植摸底工作。大力宣傳國家種糧惠農政策,普及種糧好處和糧食安全重要性,講解糧食新品種和種植新技術,積極引導農戶利用作物倒茬和閑散土地,增加糧食播種面積,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4萬畝以上。
據播種面積和種植結構摸底調查,三鎮2022年農作物預計播種面積9.37萬畝,其中:小麥、玉米主要糧食作物4.91萬畝,蔬菜、瓜果等經濟作物1.44萬畝,各類制種2.4萬畝,林果及其他0.62萬畝。做好物資儲備。為保證春耕農資市場供應穩定,及時掌握化肥、農藥、地膜、種子等春耕生產農資儲備和價格情況,加強同農資供應部門的溝通銜接,提前做好農資儲備調運,目前共調運儲備各類化肥9350噸、農藥22噸,供應充足;儲備調運玉米種子40噸,小麥種子126噸,地膜130噸,占春耕需求量的80%以上。根據農資供應需求,部分缺口農資仍在陸續調入,確保春耕生產農資供應及時充足。從農資市場調查情況看,全鎮春耕生產所需種子等農用物資儲備充足,化肥價格漲幅超過20%,其他物資價格平穩,漲幅不明顯。
突出產能提升穩供給。嚴格落實基本農田、糧食功能區必須種植糧食作物政策要求,嚴守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,堅決制止耕地“非農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糧化”。開展撂荒地整治,對2021年“三調”耕地未耕種核查排查開展回頭看,落實撂荒地復墾復耕,著力提升糧食生產空間。積極引導農戶開展主要糧食作物農業保險參保政策的宣傳,全面落實三鎮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,發展代耕代種、聯耕聯種、訂單種植,探索實施小麥“耕、種、防、收”全環節作業,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。
開展田間管理強服務。加強春耕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服務。針對農民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,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,開展“一對一”技術指導。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。對農資經營銷售點農藥品、化肥等農用物資加大巡查檢查力度,防止過期、違禁等有害農業物資流入市場危害農業生產,及時做好日光溫室內作物育苗、作物生長期間病蟲害預防指導工作。做好農機具檢修保養,聯合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拖拉機及駕駛員檢審驗工作,確保春季農業生產順利開展。強化農技培訓,以黨員冬訓為契機,組織三鎮開展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12期,培訓人數800人次,發放農業技術資料及圖書2000余份,進一步加強農民在發展思路、市場信息、種籽質量以及機械化作業等方面的引導。
相關新聞
- 2022-03-221-2月嘉峪關市工業經濟 發展穩中有進
- 2022-03-18嘉峪關市將開通15條航線
- 2022-03-18嘉峪關市郵政快遞行業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升級
- 2022-03-18嘉峪關市3人獲評甘肅省“最美家政人”
精彩推薦
關注我們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