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清明憶故人·網絡寄哀思】清明賦
戊子年,清明祭祀。所見、所聞、所感,兼以懷古,追思先賢有感而作。
——題記
春天者,萬物之勃發。冰河解凍,百草探春,漸露頭角。五谷六蔬,以序下播。百花含苞,以待爭艷斗芳。春之步,亦有趨緩,河濱之柳如煙似霧朦朦朧朧,恰如仙道之境。春意盎然,淺草沒腳,清新。山原之上或在等待一場春雨的到來。極目遠望,枯黃茫茫。春風夾寒,如秋似冬。偶有風起,黃土刺鼻。與河濱甚異!
清明祭祖,歷來久遠。吾不知始于何朝,今盛于華夏大地,全球華人公祭三皇五帝。各姓各宗,獨祭一脈。百姓之家,亦有祖塋之地。清明祭掃。俗語云:“上墳”。水有源,方可源遠流長。樹有根,方可枝繁葉茂百年不衰。此自然之理。
清明之日,寧靜的群山頓若鬧市。車來人往,此處鞭炮轟鳴,彼處人聲鼎沸。有埋鍋造飯于山坳者,米面油鹽醬醋柴齊備。煙熏火燎,婦女們各顯身手,忙的不亦樂呼!有老者講述祖之榮耀,指點每一棺墳墓的掌故,滔滔不絕。其孫聽的如醉如癡。涼傘朵朵,車輛成行,望族也!山間之道,車輛顛簸黃土飛揚,常態也!此處屬干旱之地十年九不收,雨少土自多。擺放供品,背土填墳,燒化紙錢。奠酒獻茶,小許心愿。三叩九拜之!飯香撲鼻,菜以配好。族長執勺,人人均等。三人一群,五人一伙。猜拳行令,祭祖呼?春游呼?其樂融融也!
本門張氏,源遠流長。蓋因明季之亂,遷于斯,長于斯。以有數百年矣!期間沉沉浮浮,淹沒難考。有譜之敘,甚是簡約。細觀族譜,乃清宣統年間補作。出誤應甚多。疑問多多。爺孫二人,族塋求證。因無碑銘記敘,猜疑百出,墳棺序亂。年代久遠,證據何在?思先賢之輩竟是茫茫。據口頭所傳,張氏也為望族。自先人諱詢去世,家道中衰,此秋正值,兵荒馬亂之際。天災人禍一并降,一門一族怎奈何?傳止今,繁衍十七代??是笈d盛!
嗚呼!千里祭祀,聊表心跡,有感而涂,憑古傷春,心茫然!
?。ㄗ髡撸簭堒姡?/p>
征稿啟事:
帝里重清明,人心自愁思。車聲上路合,柳色東城翠?;洳蔟R生,鶯飛蝶雙戲??仗米鄳?,酌茗聊代醉。
——孟浩然
一年一度春草綠,又是一年清明時。受疫情影響,為做好防控,今年,我們不便到親人墓前敬一杯酒、敘思念情。
但,這是一個慎終追遠、緬懷故人、寄托哀思的時節。
每每這個時節,總會有那么一瞬間,在記憶的深處、在甜甜的夢鄉,親人的一個笑容、一句問候,讓人淚流滿面……
拿起一個老物件,親人的身影總在眼前呈現。遇上一件難心事,親人的寄語讓人勇往直前?;蛉缑虾迫灰粯?,以茶代酒,獨坐空堂憶往昔……
曾經的歡笑,曾經的酸楚,曾經的點點滴滴,縈繞心間。曾經,從筆尖流露的思念。此刻,寄托在字里行間。我們,一起緬懷。
一、征稿內容
講述與已逝親人的點滴故事,表達對親人的懷念。講述已逝親人的生前事跡,表達對親人的懷念和從親人事跡中學到的正能量。
二、征稿要求
稿件體裁不限,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內,可提供相關圖片資料并附文字說明。
三、征稿采用
所有文稿經編審小組審核后,擇優在中國甘肅網原創欄目、清明節專題編發。同時,擇優在中國甘肅網“西北角”客戶端、微信公眾號、微博等各類平臺編發。
四、征稿時間
即日起至2021年4月2日,請將電子稿件發送至郵箱:396101201@qq.com。聯系電話:0931-8960109 13609382624
相關新聞
- 2022-03-22【清明憶故人·網絡寄哀思】清明憶父母
- 2020-03-30甘肅蘭州:“云祭祀”“代祭掃” 清明“云”端寄哀思(視頻)
- 2022-03-21“清明憶故人·網絡寄哀思”征文啟事
精彩推薦
關注我們



